首页美文经典美文
正文

豆 述

  • 作者: 刘庆斌
  • 来源:
  • 发表于2022-02-19 09:01
  • 被阅读
  • 豆 述

                                                     KOj大河文学网

                                                 (上)
     
        母亲走了。在即将迈过82岁的年坎儿,永远地去了。老人家到底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干冷的冬季。
        从老家办完丧事回来,看到桌上放着那只塑料大碗,碗里盛满豆子,是黄豆和红豆掺杂一起的,睹物思人,我又泪眼汪汪。
        六年前,母亲得了严重的出血型脑梗,住了两个月医院,出院后落下个半身瘫痪。左臂和左腿失去知觉,语言表达功能完全丧失。从医院刚回家那段日子,母亲情绪极不稳定,非常狂躁,而且睡眠也不好,在适量服用安眠药的情况下一天累计睡觉不足三个小时。时睡时醒,断断续续。不管白天还是夜里,她一醒来便用那只还能动弹的右手狠劲在床上乱敲打;扶她坐在沙发上,就拼命击打沙发扶手,嘴里还不住地乱叫乱嚷;给她喂饭喂药,也全不配合。看那抓狂暴躁的样子,好像是在怪罪我们晚辈:不该救她,她想要死,不想“拖累”我们。看到她那被碰击得青紫发肿的手背,我又心痛6又发愁。
        一天,楼下李婶上我家来看母亲,同情地背转身撩起衣襟擦眼泪。临出门时悄悄对我说:“老人可能是心里发急,不愿成了你们的累赘,这是在恨她自己。眼下最要紧的是想法子转移她的注意力,稳住她的情绪,这样才好慢慢将养。”一语点醒困惑人。可是,用什么办法能够使母亲的情绪安定下来呢?
        我扶她坐在沙发上,试着先从调动她的注意力开始,为使她不乱敲乱抓,我把“老年乐”痒痒挠送她手上,她先是拿住,然后就丢在一边;我又将塑料头按摩棰递给她,她照例拿起来扔在地上;给她苹果,不要;喂她牛奶,不咽,并喷洒得衣襟袖子上到处都是,还不住地乱哼乱嚷……又不能给她服用安眠药,出院时医生嘱咐:“安眠药副作用很大,不能依赖安眠药。”我着急地苦思苦想:用什么办法能够帮母亲把情绪稳定下来呢?想着想着,倏然,我似乎读懂了母亲。
        她老人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对她来说,享受从来不是她的第一需要,劳动才是她的第一需求。记得在我小时候母亲常教育我们:“一日不劳动,一日不吃饭。”想到此,我马上去市场上称来红豆、黄豆各一斤,找来一个大塑料碗,还有两个小碗,把两种豆混在一起搅匀,盛在大碗里端到母亲面前,试着看她能不能用仅存的一只会动的手将两种豆粒挑拣出来。没料想,这一招还真灵,母亲的目光一下被吸引到那盛满豆子的大碗上,只见她低着头专注地将大碗里的红豆和黄豆拣出来,一颗一颗分别放入旁边两个小碗里。这时候,老人家变得可乖,不闹了,也不嚷了,整个屋子顿时安静下来。
        看见母亲坐在那里全神贯注拣豆的样子,一如其年轻时与人赶做女红的神态,全然不像一个偏瘫的病人。约有半个小时,大碗里混合的豆粒已被泾渭分明地分别拣入两个小碗里。全部拣完后,老人家又躁动起来,不住地敲击着空碗,嘴里还嚷嚷着、哼叫着 ,意思好像是说:“拣完了。再来一碗。”那情景,宛如当年在生产队里完成了一项任务之后随即又向队长请缨似的。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完成了劳动任务后的自豪。她在以特殊的方式证明着:“我没白吃家里的饭,我还有用!”为保持母亲这种被认同感,我只好将三个碗一同拿进厨房,背着她重新把两种豆搅和在一起,然后再给她端到面前。这样,新一轮的拣豆又开始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那以后,拣豆就成了母亲每天的日常营生。天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拣豆,这一拣就是六个年头!老人家乐此不疲,日复一日地埋头拣豆,若不让她拣还不行,不是嚷就是闹,再不就是不吃饭、不吃药。面对这种情形,我内心充满了说不出的酸楚与纠结。毕竟她已近80岁高龄,半边身子又不能动弹,愣是凭着仅仅一只会动的手每天不停地干活,能不累吗?能不困吗?说实在的,就为自己这项近于“残酷”的“发明”,我的情绪经常在自认和自责之间轮番切换着频道。
        我父母双亲都是地道的劳动人民。父亲早年在市里一个小厂里当工人,母亲在老家务农。父亲因长年患病,不到50岁就去世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只有我姐一人是在父亲活着时就嫁人成家,剩下我们弟妹五个全由母亲一人拉扯长大。她又当爹又当妈,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可想而知。母亲带着我们苦巴苦熬,随着我们兄妹们逐个成家,日子也逐渐好起来。我和小弟在市里安了家,二弟和姐姐及两个妺妹在农村老家。我们做儿女的有个共同的心愿:再不让老母亲受一天罪!这些年来,为使老人家安度晚年,我们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天气寒冷的季节母亲就住我或小弟家,在市里的暖气屋过冬,一点也不遭罪;待天气转暖并变得炎热起来,母亲就被接到老家避暑。我们这个规矩一直沿用下来,母亲患病后,出院康复时期在我这里住了较长一段日子,然后基本上还沿用了“寒来暑往,城乡轮住”的规矩,所不同的一点是:母亲劫后余生,无论住哪都忘不了拣豆。而且是循环往复,很少停歇。这样,不免使我的心常常在自责中隐隐地痛。
        作为儿女,谁不愿意自己的父母健健康康颐养天年啊?谁不愿意让他们多歇歇,少动动,自自在在安度晚年啊?可是,老人家就是闲不住。母亲出院后在我这里前期康复那段日子,有一次,我妹来市里看她,就坐在母亲身旁,母亲只抬头漠然地眄了她一眼,然后兀自不停地埋头拣豆。妹妹心疼地试着将那大碗移开,想让母亲休息一会儿,可是母亲不依,一个劲地乱嚷乱叫,直到妹妹无奈地把碗还回原位才又恢复了平静。
        这些年来,随着母亲的年迈体衰,我们兄弟姊妹们的牵挂与日俱增,侍亲奉孝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这次母亲患了大病之后,我作为长子,更是倍加珍惜与母亲陪伴厮守的日子。说来也是天道助人,母亲是2008年得了重病,我的内退申请2009年就批下来了,使我得以安心在家与妻子共同侍奉偏瘫的老母。每日的程序就是妻子做饭、浆洗,我照顾母亲起居、锻炼,并无数次地为母亲换续所拣的豆子。六年多来,我基本上就是这样陪母亲“玩儿”着过来的。她拣豆,我陪在旁边写字,那种亲情相守,恍若小时候我又放学回家扔下书包依偎在母亲身旁。我每天定时扶她锻炼,为她掺豆“洗牌",这已渐渐地习以为常。母亲在,我从不外出和远游。
        让母亲拣豆“玩儿”,本属没办法的办法,也算急中生智,初衷只是为她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以便抑制狂躁的情绪,帮助康复,也好在不知不觉中打发时光。始料未及的是,老人家对拣豆竟这般情有独钟,乐此不疲,似有点叫人匪夷所思。不过,联系到我姨对一些往事的追忆,还是为母亲的“拣豆情结”觅到了渊源。
        过去的青羊山是贫瘠的山区,炕席大的地块零零星星散落在七沟八梁的沟岔和山坡上。山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就从那些山坡地里刨食儿。我姥姥家几代贫寒,母亲还在童年时就过早地体味到生活的艰辛。母亲生于1934年,我姨小她四岁,姥姥身体多病,家中的粮食年年不够吃,“糠菜半年粮”是那时生活的真实写照。穷家的孩子懂事早。母亲十二、三岁时就知道为家里分担忧愁。用我姨的话说:“小时候你就像你妈的跟屁虫。每年秋天,你妈带着我总要转遍家乡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到那些收割过的田头地湾去拾秋。一天拾得三升二升的豆豆颗颗,以此来添补家中口粮。”我姨对我讲,小时候的每个秋天是她们姐妹俩最有成就感的季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麻利地吃过早饭,她们就带两个玉米面饼子跟着出发了。她们每人肩头搭一个粗布褡裢,转山驾岭,踏遍荒坡地崖,拣拾那些庄稼地里的弃豆散籽,不管红豆、黑豆,还是玉米颗粒,见粮就拾,拾起来装入褡裢里。日到晌午也不思归,啃几口干粮充一下饥,然后继续寻寻觅觅拾秋,直到天黑才回家。晚上还要在油灯下分门别类将拾来的豆颗分开,红豆放一个盆里,黑豆放另一个盆里,玉米等再放入其他盆里。就这样,一个秋天下来,她们总能拾得三斗五斗的杂粮。我姨回忆说,那些年最幸福的事就是得到姥姥的赞许,当拾秋回来,姥姥在炕头一手抚摸一个小脑袋,连声夸奖:“还是我俩闺女最顶用!"每当这时,我母亲和姨就觉得她俩迅即长成了大人。
        母亲大抵就这样养成珍惜粮食、敬重豆谷的习惯,一辈子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平时吃饭时不小心掉在饭桌上一点米饭都要捡起来吃掉,饭碗总是刮得干干净净,不留一颗米粒。在母亲影响下,我们晚辈也都养成了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母亲这样日复一日地拣豆,全然不顾外界任何事物,她很少停歇。我的心总是忐忑不安。2009年6月,我陪母亲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显示: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特别是原来的高血压现象已没有了。这使我很意外,因在一年前母亲住院时可是下过病危通知书的呀!医生问及出院后的护理情况,我怯怯地从实讲了母亲拣豆的过程,医生听了后说:“这个办法很好,一来能使病人集中注意力;二来有助于舒筋活血,并锻炼大脑与肢体的协调配合;这第三呢,特别重要,能够通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重建自我认同,不致视己为废人。这样使病人从心理上获得宁静,大大有助于身体康复 。听了医生这番话,我的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得到莫大的慰藉,多日来的自责感烟消云散,从而更增强了自己服侍母亲继续康复锻炼的信心。
        
                                                     (下)
     
        母亲一辈子是个最讲求实际的人。记得小时候我家的一口砂锅用久了出现一道裂纹,不能继续做饭了。我姐就把这口废弃的砂锅盛上泥土,又不知从谁家移植进一株叫不来名字的花儿。第二天被母亲发现,她不顾我姐的一再惋惜,硬是将那株小花儿拔掉,往砂锅泥土里插进十几瓣大蒜。半个月后,绿油油的蒜苗就从这砂锅里疯长起来。在好长一段日子里我们家烹锅炒菜时,母亲就从这砂锅里掐几叶蒜苗用作佐料。在那缺油少醋的光景里,倒也为舌尖平添了些许实惠。母亲常以此事教育我们:“好看不中用,啥也不顶。”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正在本村读小学,能够记起村里的一些事情。那时村上还是集体化生产和管理,春种秋收都是在大队指令下由小队实施计划,每一块土地种什么,每一天每个人干什么活,都由队长安排。那一年春季,队里为执行上级的指示,不仅要求在大田作物里间作豆科植物,而且还大搞“小春播”,就是充分扩大非耕地种植,在田头、地涯、坡地都要种上庄稼,同时还号召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种瓜种豆”。母亲就在我家院中那棵小枣树旁边开出炕席大小一块地,在里面种上红豆。待豆苗长出后,母亲经常给浇些水,有时候我放学回家也帮母亲给红豆秧苗浇浇水、松松土。豆秧长得很快,母亲又依着那棵小枣树用葵花杆在地上支起一个支架。豆秧好像懂得人意似的,在过后的日子里竞相绕着支架往上爬。在那个盛夏,母亲栽种的豆秧终于结出了一串串的豆角。当我们吃到母亲用新豆角做的第一顿香喷喷的卤面时,真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气!
        可是,谁能料到世事说变就变。有一天早上,大队部的高音喇叭里突然广播一个通知,说是之前所有的非耕地“小春播”都是错误的,为割掉资本主义尾巴,不但大田里间作的豆类植物要拔除,即使各家各户房前屋后栽种的红豆、黑豆之类的秧苗也要通通刨掉。当天下午便有三四个年轻劳力拿着镢头和镰刀等工具朝我家院子闯来,扬言要进院把母亲种的红豆秧子给毁掉。母亲听到嘈杂声,她就坐在大门当口死命地护着院子,不允许任何人进去。双方僵持好一阵子,那些人最后悻悻地走了。这样母亲才保住了院里长着的豆秧。此后听说,经这次大范围的清除,队里不论大地小地所有的豆科植物青秧绿苗全部被铲除。而我家院子里的那些豆秧这一年反倒特别效力,除了隔三差五供全家解解馋,到秋后,母亲还收获了五升饱满的红豆。母亲对这些豆儿很珍惜,腊月里分出三升来给我们包了红豆馅玉米面团子,剩下的豆儿,母亲要存下给来年做种子。
        可是世事难料,风向说变就变。到第二年春天,大队部高音喇叭又广播新的通知精神,说是为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今年要大面积扩大各种农作物种植,不仅要种好玉米、谷子,还必须种好其他小杂粮,包括蓖麻和豆类。一天早上,队长腋窝夹个编织袋来到我家,与母亲商量说:在全村打听了个遍,谁家也没有豆豆颗颗。听说你们家有豆种,我来问你借喽。他让母亲把豆种借给队里,并承诺秋后加倍奉还,还讲了许多大河与小河方面的大道理。母亲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她将仅存的二升红豆抓下两把留作自家豆种,然后全部让队长装进编织袋取走了。这一年由于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多种经营搞得好,受到公社的表彰。队长还给我母亲捎来一纸奖状,上写“种植功臣”四个大字。母亲把奖状贴在窑洞的正墙上。那之后我放学回家进进出出,看到墙上母亲的奖状,心里也为她感到骄傲。
        母亲的朴实、善良、宽容、勤劳在全村是出了名的。她虽然不识字,但她懂得宽以待人并乐以助人。我家有台老式缝纫机,在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岁月里,街坊四邻经常来找母亲为他们缝补衣服,母亲总是来者不拒地帮他们做,贴线、贴工、贴料是常事,而且从没收过任何报酬。在母亲的意识中,能帮别人做些事是自己的一种幸福,我们晚辈也深受其熏陶和影响。
        万物更迭,时光推移。母亲是一部永远读不够的书。尤其是老人家以她毕生的行动传授给我们关于劳动的真谛,使我们做晚辈的终身受益。我很小的时候母亲经常教育我们:“人活着就要劳动,如果光吃不劳动,那是猪。”母亲是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我的记忆里,母亲长年累月不是在田里辛勤劳作,就是在家里操持家务,从不识闲。劳动,是她无需思索的下意识;劳动,是她轻车熟路的惯常态。以至于在身患重病半身瘫痪后还坚持用那仅会动弹的一只手不停地劳动。这六年来,老人家天天拣豆不辍。我保守估算了一下:以每天拣出三斤豆来算的话,一年就是1080斤豆子,六年下来拣出的豆子就将近6500斤。假如要用可以盛200斤重的麻袋来装的话,少说也得装满32麻袋呀!
        天哪!如果不是亲历亲见,谁敢相信这是事实?母亲凭那穿石之恒和孱弱之身,诠释了劳动的神圣,尽现了无言的坚毅,印证了苍生的崇高,谱写了生命的传奇!
        一个偏瘫的病人,一只颤巍巍的手,一颗一颗地分拣,竟拣出了32麻袋的豆粒儿!这难道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排列吗?期间,老人经受着怎样艰难的生命“博弈"谁人能知呢?尤为痛心的是,老人家丧失了语言功能,她的内心感受无从有只字片言的表达,只是坐在那里日复一日地、默默地拣豆。想到此,酸楚、绞痛的感觉再袭心头,悲伤、复杂的万千哀思浸沦了我的脑海,喉头被一种莫名的东西哽咽着,我无法自已,啜泣无声,一任满眼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一一位全天下最伟大最朴实无华的母亲!
        现在,母亲走了,留下这一老碗她拣过无数遍的、颗颗脱皮锃亮的豆子。当我爬格子、敲键盘累了、困了,看看它,顿时就会增添坚持的能量。这,是我家的传家宝,我要好好收藏!
      微信公众号:daheliterature 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本文标题:豆 述

      本文链接:http://www.dahewenxue.cn/meiwen/175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请注册成为大河文学网的作者,发表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