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中弯弯曲曲流出一条河,河段的上游王屋段叫研瓦河,河段的下游流经大峪坡头段叫天女河。天女河流域青山相对,绿水环绕,树木茂盛,鸟语花香,相传这里还发生过一段天上人间的爱情故事呢!
相传,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小女儿七仙女不甘在天宫受冷落寂寞。有一年春天,她偷偷溜出南天门,在云楼上观看人间春色,只见青山崖下,一派溪水长流、花红柳绿,男耕女织、牛羊成群的景象,顿生凡心,要到人间看看,寻找“千里草永长青”。
太白金星陪着七仙女,驾着祥云,飘落到太行山的南麓、黄河北岸的大峪镇仙口村。原来七仙女要找的心上人就是淳朴善良的卖身葬父的好青年董永,因为董字拆开就是千里草。
那一年麦收过后,董永要回老家董岭村,只顾埋头赶路,冷不防在遇仙沟撞到七仙女的身上,脸色一红,心里一慌扭头就走,七仙女一把抓住董永的袖口,“嚓”地一声,把董永的袖口撕掉一大截,董永只有这一件遮体衣服,急得直跺脚。七仙女说:“莫急、莫急,我身上带有针线,我给你缝补缝补就是了。”两人开始搭话。七仙女说:“你是黄连树,我是苦瓜秧,瓜藤缠在树干上,我帮你缝补缝补洗洗衣裳,遇事咱俩商量商量。”董永推脱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咱俩哪能成亲呢?”七仙女马上又说:“天作凭,地作证,前面那棵大槐荫树来给咱俩做媒。”董永一笑:“大槐树怎能为咱来做媒?”七仙女说:“大树不开口,咱俩两分手;大树若开口,姻缘天配就。”这时候太白金星在董永的肩膀上轻轻一拍,董永身不由己,便和七仙女一同跪下地来拜槐荫树。槐荫树看到董永跪拜,晓得大事已定,这时候,树干上生出来一个老人像,说:“好、好、百年和好,白头偕老。”二人拜过槐荫树,手拉手,肩并肩高高兴兴地唱着:“天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回到董傅湾,过上了男耕女织,夫妻相敬相爱的美好生活。
七仙女下凡在仙口村,结良缘于槐荫村,与董永恩恩爱爱生活在董傅湾。后来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这段天上人间的爱情故事,就把七仙女下凡的这条河叫天女河,他们相逢的那条沟叫遇仙沟,槐荫树下摆放石桌石凳的地方叫“酒席坊”,槐荫树所在的庄叫槐荫村,七仙女和董永在董傅湾洗澡的地方叫天女池,西山上织皇绫的地方叫纺纱寨。天女下凡,喜结良缘的传说也就成了世世代代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男女青年对真挚爱情的追求。正是:
王屋山下一条河,人们叫他天女河。
九曲八弯穿山境,天女下凡唱爱歌。
心上人姓千里草,名永长青好小伙。
槐树做媒把亲成,董湾窑内情话说。
爱歌唱在河两岸,绿水青山欢乐多。
唱得山川披秀色,唱得大地泛红波。
唱得湾河长流水,唱得百姓笑呵呵。
世代都把天女唱,天地姻缘歌不落。
男耕女织好夫妻,相敬相爱是楷模。
如今歌声传九州,爱在人间幸福多。
作者简介:王占雨,河南济源五龙口镇西逯寨村人,曾任汤阴县瓦岗公社副主任、县农牧局副局长。退休后,受聘于济源市医疗纠纷调解中心,长期从事农村和农业工作。热爱新闻报道,在各级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曾发稿300余篇,参与编写过《汤阴县志》、济源《黄河文化》和《济华小品》丛书,为民间文学济源民间歌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