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冬至了,我想起了饺子。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过冬至,主要原因就是能够吃饺子。那时候老人们常说:“冬至不吃扁,冻烂半边脸。”因此每年冬至,各家都要“捏扁食”,也就是包饺子。要知道,在那个粮食还挺紧张的年代,大家一年都难得吃上几次白面馍,吃饺子是何等幸福的事啊!
那时冬至吃饺子是讲团圆的,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喝着加了葱姜芫荽的酸汤,浑身热乎乎的。这浓浓的亲情,足以驱散数九严寒。我记忆里每到冬至,只要有人不在家,母亲就会念叨:“不知他吃扁食了没有?”在外打工的我只要冬至没回家,母亲就会在电话里这样问我。
后来母亲突然病了,并且渐渐地不能自理。父亲既要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又要照看我那两个侄子,这对于大半辈子没有做过饭,甚至连粥都熬不好的他来说,实在够受难为的了。尽管如此,无论是我们回家时还是在电话里,父亲总会说:“天塌不了!家里有我呢,你们不用操心。”
快冬至时,母亲仍然病着,父亲又不会做,我不忍心他们把这顿饺子将就掉,就想给父亲出主意买速冻饺子。可一想到母亲为我们包了几十年的饺子,我却建议他们吃那硬梆梆冷冰冰的没有亲情温暖的速冻饺子,这话就说不出口了。于是,我给妻子打了电话,支支吾吾说了半天。妻子听出我的意思:“你不用说了,我懂了。明天一吃早饭,我就去南院给他们盘馅包饺子。”
第二天下班后,我给母亲打电话,问中午吃什么饭,想着能听到母亲高兴的话语。当母亲回答是“汤面条”时,后面的通话我已是糊里糊涂的了……两个月后,母亲去世了。我在悲愤之下决定:以后永不吃饺子。
但这个决定只坚持到冬至。午饭后我去南院看父亲,父亲随口问我咋不吃扁食。这一问勾起了我的伤心事,我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去年冬至你们不也没吃扁食吗?”有道是知子莫若父,父亲长长叹了一口气:“你呀,几十的人了,心事咋恁重呢?”接着,给我讲述了当时的情景:那天妻子去了南院,刚准备剁肉馅,我儿子就打电话说高考报名要什么材料,让马上给他送学校去。父亲和母亲一起催着妻子赶紧去送:“我们吃不吃扁食没啥,怎么也不能耽搁孩子。”
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要记住:做老人的,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儿们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地过好日子。”
母亲故去了,这些年冬至再没有人关心我是否吃饺子了。
作者简介:孟宝记,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现工作于济源富士康。喜欢读书,爱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