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文经典美文
正文

一位法官画家的故乡情结

  • 作者: 姚景强
  • 来源:
  • 发表于2022-05-31 09:02
  • 被阅读
  • 一位法官画家的故乡情结

       他是一位法官,更是一位画家。他用画笔让王屋山水跃然纸上;他以画寄情,将家乡的神奇秀美扬名天下。WKk大河文学网

     
      他——就是中国法官学院河南分院副院长、郑州大学书画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协会副会长、全国著名山水画家高敬安先生。
     
      高敬安先生1946年生。他的家乡济源市思礼镇北姚村,地处王屋山下。那时,故乡除了巍峨险峻的高山,剩下的就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尽管世世代代这里很贫穷,但故乡的文化底蕴却很深厚:黄帝祭天和愚公移山的传说,阳台宫、济渎庙、奉仙观独特的建筑风格,古老而神奇。也就是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的人物。高敬安曾不无自豪地说:“我的成名,源于一庙一山。”那庙,就是村里的三官庙;那山,就是王屋山。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村里姚氏家族出了一个叫姚悦的大官,身为当朝按察御史,经常出巡湖广黔滇。为了光宗耀祖,其后辈出资在村里建了一座三官庙,庙内神像彩塑,雕梁画栋,如果抛开迷信的色彩,这里可谓乡村里的艺术殿堂了。童年的高敬安经常到这里来。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艺术的魅力感染着他。他从那古老的艺术中受到启迪,他从启迪中开始做画家的梦。为了梦想成真,他从山脚下挖来红胶泥土,试做泥塑神像,看着庙里梁上、墙上的彩图,就在地上临摹,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上小学后,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王屋山去捡山货、挖药材卖钱来维持学业。尽管出于无奈,王屋却给了他无穷的财富。他在王屋山那片原始森林中采药,在太行山上捡山货,见到了数不清的悬崖峭壁、深潭飞瀑;观看了说不完的奇花异草、怪石奇树;领略了王屋山一年四季气候的奇妙变化;欣赏了山泉叮咚、晨霞暮霭;曾遇到山洪暴发、虎狼出没的惊险境况;凭好奇探访过神秘的溶洞地泉;偶尔也遇到过群鹊与山鹰大战,群猴驱赶猴王等罕见奇观。从王屋山的阳台宫道观、千年银杏不老泉,到九里沟活泼可爱的猴群,从宏伟壮观的引沁灌溉渠到王屋山古老的民居瓦房,石磨、石碾和老井,他都一往深情,细心观察,认真琢磨。如此这般的生活经历,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艺术源泉。
     
      高敬安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他在努力学习文化的同时,从未放弃过手中的画笔。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把《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画了个遍,个个栩栩如生。他画的老虎也在当地小有名气,乡亲们经常请他画只威武的下山虎裱成中堂挂在当屋的墙壁上。大学时代,他参与了首都大学生《毛泽东少年革命时代》系列画像创作。这一切为他后来成为优秀画家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基础。
     
      高敬安从北京政法学院(今为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以后,成了一名法官,先后任孟县法院院长、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他常说:“诗言志,画传情,绘画养性,对断案有益。”闻此言,也许有人会说,绘画与办案有甚相干?有个故事作了很好的诠释。他对他的朋友辛振江曾经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那是我在孟县任法院院长时,一位农村大娘向我哭诉其子韩五不尽赡养义务的事。韩五是个读书人,当过教书先生,可他动辄嫌母亲脏、絮叨。村干部多次劝教无效。一日,我凭着一名人民法官的职业责任感,将韩五约到自己书房,研墨铺纸,挥笔为其做了一幅画。画中是一只母猫亲昵地舔着一只刚出生的小猫,题为《怜子》。画毕,韩五似乎不解其意。接着,我又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给他讲了另一个与猫有关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书生,到僻静的祠堂里读书,不料一只大猫将其所带的干粮偷吃了。书生勃然大怒,遂将猫逮住,狠狠地痛打了一顿,并在猫尾巴上拴了一只铃铛,将其放掉。那猫被打受惊,破窗而逃。书生见状笑曰:‘你尾巴上系着铃铛逃跑,必遭顽童追打戏耍,量你以后不敢再回来。’谁料翌日清晨,那猫又来到祠堂门口,但见遍体鳞伤,其鸣甚哀。书生再三呵斥,那猫也不肯离去。书生生疑,将其放进屋内。片刻间,那猫从杂物堆中领出四只小猫来……说到这里,我的故事尚未讲完,韩五已泣不成声,呜咽着说:‘院长,别说了,我韩五连畜牲都不如啊!请你把这幅画送给我吧。’回家后,韩五尽心孝敬母亲,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至今,法官和他的画的故事还在孟县农村广为流传。
     
      工作之余,高敬安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来自农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王屋山那片贫瘠的土地养育了我,我身在异乡,能为家乡人民做点什么呢?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王屋山水,想到了手中的画笔……他下定决心,画王屋山水。高敬安身为法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宣传济源、描绘家乡山水当做自己永恒的创作主题。他说:“惟有此,才不负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他还说“愚公故乡有太行、王屋二山,太行山水,一代宗师荆浩老前辈已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再说太行山跨越晋冀鲁豫四省,不为济源所独有;而王屋山作为太行山之余脉,为我济源之惟一;王屋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济源之象征。我生于斯,长于斯,更应画于斯。”
     
      基于对家乡的情和爱,他像愚公挖山一样,一有空闲,便不惜百里之遥,重返王屋山写生,把自己与家乡的山水融为一体。他每每挥动画笔,胸中汪洋恣肆的丘壑从笔端流泻而出,但见层峦叠嶂、山明谷暗,云涌泉奔、龙跃虎踞。他画的王屋山水令观赏者顿觉置身于高山大川之中,兴叹画家的纵横吞吐、包罗万象。
     
      艰辛的耕耘,获得了累累硕果。近些年来,他的作品曾12次入选全国画展,6次获奖,其中《王屋山高秋图》《王屋金秋》《王屋人家》《王屋十月》《九里长沟》《济源猕猴》《盘谷寺》《阳台宫》等,表现的无一不是王屋的山、王屋的水,王屋的人、王屋的事。
     
      高敬安的画,构图复杂,气势恢宏。在他的山水画卷中,有的层峦叠嶂、瀑泻云涌,有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更有那王屋山特有的瓦屋、草垛、石磨、石碾和老井以及悬挂着的玉米、辣椒和山货。观之,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百看不厌,赞叹不绝。高敬安长期辛勤的耕耘使他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曾获得“中国百杰画家”的殊荣;他的作品先后被编入《当代名家山水画稿》《全国花鸟画展精品集》《名家名画》《中国画三百家》《中国画百家作品集》《中南海藏画集》等50多部美术专著;他出版的山水画年历、水墨等艺术画集,分别被中国书画院、中央电视台画院编入《名人名作博览》《中日书画通鉴》。另外,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云南日报》《世界信息报》《非律宾商报》等多家国内国际媒体,先后报道并介绍了他的作品。在国家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他的作品先后在日本、美国、南斯拉夫、新加坡等国展出。在民间文化交流中,他的作品曾在港澳台地区展出。1999年春节,台湾、香港举办的世界名人电脑联网画展,还特意展出了他的作品。
     
      2002年7月, 他随河南省书画艺术代表团赴韩国进行文化交流。在中国驻韩大使馆和韩国有关方面领导人会见时,有人提出让高敬安画幅人物像或者花鸟鱼虫之类的画。此刻,高敬安默默地想:我是愚公故乡人,我应该让家乡的山水走出国门。
     
      于是,他挥毫画了一幅《王屋人家》,作为国礼敬献韩国,珍藏于韩国最大的美术馆。
     
      访韩归来,他仍天天构思,日日作画。他说:“我在有生之年,要完成王屋十六景,以献给家乡人民。”不久,他出访新加坡,在那里,他画的仍是家乡的王屋山。
     
      2020年春,当他得知家乡北姚村要办村史展览馆时,尽管那时他因心脏搭桥手术刚刚出院不久,走路还有点蹒跚,但他闻讯专程从郑州赶了回来,为村史馆作画。乡亲们深受感动,赞不绝口。
     
      高敬安先生就是这样,身居异乡,情系故乡。一位采访过高敬安先生的记者,曾不无感慨地说:“从高敬安先生身上,我不仅看到了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还看到了他热爱家乡的赤子之情。”
     
      是啊,故乡的人们,为有高敬安这样的画家而感到骄傲!
     
      作者简介:姚景强,河南省济源市人,现居广东省深圳市。197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工程兵某部新闻报道员、新闻干事,济源市人武部党委秘书。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兼搞文艺创作。曾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和《人民工兵》《奔流》《牡丹》杂志发表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正式出版《卢仝文化研究》《文脉思礼》两部著作。曾任济源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焦作工人报》特约记者、《济源日报》社记者、济源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现为济源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济源市老干部通讯组副组长,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洛阳万里茶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微信公众号:daheliterature 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本文标题:一位法官画家的故乡情结

      本文链接:http://www.dahewenxue.cn/meiwen/195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请注册成为大河文学网的作者,发表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