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文经典美文
正文

济水流域的蚩尤遗踪

  • 作者: 谭天宇
  • 来源:
  • 发表于2022-06-10 08:42
  • 被阅读
  • 济水流域的蚩尤遗踪

       说起华夏上古的传说来,有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无论如何是不能被忽视的,此人便是知名度可与炎黄二帝相提并论的蚩尤。与备受后人尊崇的炎黄二祖相比,蚩尤在古史传说中更多地扮演的是一个反面角色。xxP大河文学网

    xxP大河文学网
      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勇猛无比。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他们个个骁勇善战,故蚩尤集团的势力十分强大。黄帝在坂泉之战中战胜炎帝后,蚩尤作乱。黄帝讨伐蚩尤,与蚩尤在涿鹿决战。黄帝与蚩尤的战争过程曲折,且极具神话色彩。蚩尤善战,“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作大雾,弥三日”,黄帝“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最后黄帝借助风后所作之指南车在大雾中辨明方向,擒获蚩尤。蚩尤在涿鹿之战失败后,为黄帝所杀。蚩尤的尸体被下令肢解以震慑他的族人。笔者在研究济水及济水流域的文明时,见到了一则关于蚩尤最终下落的记载。
    xxP大河文学网
      这则关于蚩尤的记载在《水经注》的第八卷中:“济水故渎又北,右合洪水。水上承钜野薛训渚,历泽西北,又北迳阚乡城西。《春秋》桓公十有一年,《经》书会宋公鱼阚。《郡国志》曰:东平陆有阚亭。《皇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冢高七尺,常十月祠之,有赤气出如绛,民名为蚩尤旗。《十三州志》曰:寿张有蚩尤祠。又北与济渎合,自渚迄于北口百二十里,名曰洪水。”
    xxP大河文学网
      由《水经注》的这条记载可知,济水在阚乡城与一条名为洪水的支流相汇,而这座阚乡城的特征便是有蚩尤冢、蚩尤祠。关于阚乡城与蚩尤冢、蚩尤祠等,史书上有较多的记载。《史记》中的《齐太公世家》云:“简公与父阳生具在鲁也。监(阚)之有宠焉。”索隐:“监,《左传》作‘阚’,音苦滥反。阚在东平须昌县东南。”《左传·桓公十一年》确记为“公会宋公于阚”。《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在郓州钜野县并未记阚乡,但确记蚩尤墓,“在县东北九里。今山阳钜野县,有蚩尤肩髀冢,按黄帝杀蚩尤于涿鹿之野,身体异处,故别葬焉。”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将阚亭与蚩尤冢的关系讲得异常清楚,在东平州汶上县有阚亭,“在县西南南旺湖中,有高阜六七。《春秋》桓十一年,公会宋公于阚;昭二十五年,叔孙昭子如阚;三十二年,公在乾侯取阚;定元年,季孙使役如阚。杜氏云:阚,鲁先公墓所在也,自隐桓以下皆葬此。《战国策》信陵君曰:秦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交,北至平阚、陶,陶邱平平,陆也。《史记·封禅书》齐八祀,三曰兵主祠蚩尤。正义,蚩尤冢在东平陆监乡,监即阚也。”山东汶上县属济宁市,在该县南旺镇西北3.5公里有阚城遗址,应为阚乡之所在。
    xxP大河文学网
      对于蚩尤冢笔者并不陌生,它在古济水流域也不止一处。2016年年初时,笔者去考察参观过巨野县的蚩尤冢。为何蚩尤冢仅在鲁西南地区便有两座呢?很大程度上因为蚩尤在战败后被处以死刑,并被分尸了。关于蚩尤之死,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正乱》记载了这恐怖的一幕:“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剥其皮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翦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集之。上帝以禁。帝曰:毋乏吾禁,毋流吾醢,毋乱吾民,毋绝吾道。乏禁,流醢,乱民,绝道,反义逆时,非而行之,过极失当,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兴兵,视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俞。不死不生,悫为地楹。帝曰:谨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这段记载并不见于正史,它对于蚩尤之死的描写,极其血腥恐怖,堪称惨不忍睹:黄帝擒住蚩尤,义正辞严地宣判并立即行刑,生剥活割了这个被俘的部落联盟首领。之后黄帝连蚩尤的尸体也不放过,对其剥皮为箭靶,剖胃作蹴鞠。黄帝还令天下人共食蚩尤的肉酱,严厉警告蚩尤的族人:有不服从我帝命者,蚩尤的下场就是例子。相比之下,后世的“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等酷刑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据汶上当地的学者汪海波先生考证,巨野县的蚩尤冢所埋藏的是其肢体的残骸,是在分尸场所就地掩埋;蚩尤的首级或是作为劝降物,送到蚩尤曾统治过的地方;或者是由蚩尤的族人背负还乡,从而得到隆重的安葬。
    xxP大河文学网
      在没有尸体防腐技术的古代,尸体的长距离运输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而且蚩尤及其所属的部族作为战败的一方,也并不存在将蚩尤的尸体远程运输的条件。因此笔者认同汪海波先生的说法,认为巨野的蚩尤肩髀冢应该就是蚩尤受刑的地方。黄帝选择在这里对蚩尤行刑,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有可能这里便是皇帝与蚩尤进行大战并活捉蚩尤的地方,活捉了蚩尤之后,黄帝便立即对其处以死刑,以绝后患;第二,有可能这里并不是战场,而是蚩尤部族的聚居地,黄帝在战场上活捉蚩尤之后,将其押往其族人面前行刑,意在震慑其族人,使他们不敢再与黄帝为敌。亦有可能的是,黄帝和蚩尤作战的地点与蚩尤部族的聚居地是同一个地方,蚩尤是在部族居住地被打败后被俘进而受刑的。
    xxP大河文学网
      带着对两处蚩尤冢的好奇,2020年5月,笔者又前往汶上县南旺镇进行了考察。可惜的是当笔者到达那里时,镇中的蚩尤冢与分水枢纽两处在同一院内的古迹都在整修,不对外开放。只是在外面围绕院子转了一圈,在附近的高岗上远眺到了其面貌。据我去过的朋友描述,蚩尤冢周边树木参天,现存两座石碑,石碑高2.3米,宽1.5米,厚0.3米,屹立于蚩尤冢前。石碑的下面刻有文字“蚩尤冢”,为清代时所刻。“蚩尤祠”碑刻现存放在汶上县博物馆内。
    xxP大河文学网
      无论是菏泽巨野的蚩尤冢,还是济宁汶上的蚩尤冢,其实它们都处于古济水流域。巨野所处的位置古代大小湖泊密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菏泽、巨野泽与梁山泊,巨野的蚩尤冢所处的位置便在巨野泽边。现在的巨野县城里仍然有着大片的水面,这便是古代巨野泽遗留下来的。而这些大小湖泊,则是或直接、或间接地与济水相连,为济水下游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河流在由山地进入平原地区以后,流速变慢,且平原土壤地带下渗作用明显,很容易在低洼地方形成湖泊或沼泽。当时的巨野、汶上县便处于这样的地域,这一代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上古先民放牧、耕作、居住与生活。考古发掘也在鲁西南地区发现了诸多的新石器时代的遗迹,这些遗迹多属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据汪海波先生考证,蚩尤统治区域中最为有名的城池名为致密城,蚩尤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鲁西南的济水流域,相当今之泰安西南部、济宁大部和临沂西部地区。济、汶诸水将鲁西南大平原分割成许多自然板块,致密城处在两河之间。”巨野蚩尤墓的周边,当地村民在建房与耕地时曾发现过一些陶片,经过文物部门鉴定为大汶口文化的遗存。据此可知蚩尤所代表的部落联盟在考古学上对应的应当为大汶口文化。汶水在上古时代是济水的支流,因此,蚩尤部族乃是古济水流域孕育的古文明。
    xxP大河文学网
      说起蚩尤部族与蚩尤冢来,自然也少不了论述其敌人——黄帝。黄帝部落是黄河中游地区的部落联盟,其在考古学上对应的文化为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黄帝与蚩尤进行了长期而惨烈的战争。据叶远先生研究,“从遗存在古史记载中的记忆如‘凡五十二战尔天下大服’‘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以及‘血流漂杵’等在其他古籍中描述的水决、谍战等,可见战争是极为艰难残酷与惊心动魄的。”这场惨烈的战争也给上古时期的中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xxP大河文学网
      考古学的发现也证实了我国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战争的频繁。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战争已成为一种常态,有许多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尸骨为战乱导致的非正常死亡。胶县三里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的一名死者系被砍四刀致死。另外,在一些乱葬坑内多数没有随葬品,有的埋葬一人,也有二三人乃至六七个人的,多为青壮年,有的男女老少多人埋在一起,有的肢体残缺不全,有的躯体弯曲、四肢交叉、互相叠压,呈被捆绑的姿态,形状十分悲惨。从这些尸体的姿态可知,他们大多为非正常死亡,而且有一些人是经历了残酷的折磨与拷打之后才死的。他们的身份应当为战俘或者奴隶,因此才会受到种种折磨,死亡后尸骨也被草草掩埋,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拥有众多随葬品的氏族首领、奴隶主大墓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马兆锋先生指出,这种非正常死亡者,一般来说是由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所造成的。由上述考古发现可知其时部落之间的战争是极为残酷的,黄帝把蚩尤的肉制成肉酱、剥皮让士兵作为射箭用的箭靶、剖胃作蹴鞠,并非是不可能的。
    xxP大河文学网
      济水畔蚩尤的故事并未随着他被杀与被埋葬而告终结。据史书《太平御览》记载,蚩尤被杀以后,“天下复扰乱不宁”,说明蚩尤虽被杀,但他的族人仍然不甘心失败,他们继续起兵与黄帝作战,不肯屈服。于是“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黄帝所画的这种“蚩尤形象”应当便是文章开头所引《水经注》以及许多其他史书里提到的“蚩尤旗”。《皇览》的《冢墓》载:“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尝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降帛,民名蚩尤旗。”《太白阴经》中的《占云气》称:“云气一道,上白下黄,白色如布匹,长数丈,或上黄下白,如旗状,长二三丈,或长气纯如赤而委曲,一道如布匹,皆谓之蚩尤旗见,兵大起。”《云笈七签》记载:“(黄)帝令画蚩尤之形于旗上,以厌邪魅,名蚩尤旗。”
    xxP大河文学网
      由以上古籍中的记载可知,蚩尤旗最早就是一面旗帜。黄帝虽说在涿鹿之战中打败并杀死了蚩尤本人,但是蚩尤部族的势力是很大的,根据目前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遗迹看,蚩尤部族的势力应当遍及山东省大部、河南省东部、河北省中南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而且黄帝打败并杀死蚩尤,也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其胜利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黄帝对蚩尤部族的反抗,在无力将他们赶尽杀绝的情况下选择了某种宽容与和解的方针。于是黄帝命人将蚩尤的形象绘制在旗帜上,并且对死去的蚩尤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其起到的作用,正如徐旭生先生分析的那样:“黄帝这样的办法是同后来周武王杀了商纣又立武庚或微子同类的。不惟古人不绝他族的祭祀,并且当两个部落还没有同化的时候,不同战败部落的贤能携手,是没有继续相处的办法的。”后世的道教,把与蚩尤旗相似的云气和星象也附会在其上面,于是便形成了对“蚩尤旗”五花八门的解释。
    xxP大河文学网
      涿鹿之战后,黄帝的部族与蚩尤的部族便逐渐融合,从此之后,黄帝与蚩尤都成为了人们祭祀的对象。这种祭祀礼仪,有历代帝王进行的官方祭祀,也有民间自发进行的祭祀。这些对蚩尤进行的祭祀仪式,大多也在济水流域进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行巡各地,当行到济水流域的今日汶上县南旺镇时“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汉高祖刘邦在起兵后不久也“祀蚩尤,衅鼓旗”。后世天子出师时祭祀兵主蚩尤遂成定制,《太白阴经》中提到:“蚩尤氏造五兵,制旗鼓,师出亦祭之。”
    xxP大河文学网
      鲁西南地区济水流域民间也有祭祀蚩尤的活动,这项祭祀仪式一般在农历十月初一时举行。这个日子又称“鬼节”或“寒衣节”。济水流域四季分明,农历十月初一临近冬天,人们害怕所祭祀的对象冷,于是有了“送寒衣”给所祭祀对象的习俗。笔者2017年考察巨野蚩尤墓时,也曾在蚩尤墓前看到当地村民摆放的香烟、白酒和燃烧后的纸钱灰烬。可见民间对蚩尤的祭祀活动一直持续至今。
    xxP大河文学网
      综上所述,蚩尤部族是古济水流域孕育的文明,其在考古学上对应的为大汶口文化。蚩尤被打败和杀死后在济水流域的巨野与汶上安葬了部分遗骸。其在文化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便是史书中记载的“蚩尤旗”以及流传至今的对兵主蚩尤的祭祀。
    xxP大河文学网
      作者简介:谭天宇,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现任教于济宁市第二中学。赣南师范学院学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硕士,济宁市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曾著有散文集《留俄手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出版)、专著《北高加索古代历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翻译有安娜·科穆宁娜《阿莱克修斯传》(与秦艺芯合译,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微信公众号:daheliterature 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本文标题:济水流域的蚩尤遗踪

      本文链接:http://www.dahewenxue.cn/meiwen/197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请注册成为大河文学网的作者,发表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