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文经典美文
正文

马脊岭

  • 作者: 张义敏
  • 来源:
  • 发表于2022-04-09 09:34
  • 被阅读
  • 马脊岭

       周末,一行人驱车溯沁河而上,过东滩村,车泊沁河西岸,向北走不足一里,涉水过河,再向南行约里余,马脊岭便突兀地横亘在大家眼前。bui大河文学网

    bui大河文学网
      爬山大多是渐入“佳境”。我所说的“佳境”指的是由弱入强,给人以习惯过程,像这样近山便拔的境况,是我不曾遇到的。
    bui大河文学网
      马脊岭如直立的马背,矗立在沁河东岸壁立千尺的看地头沟的南端,山路如悬天的软梯,系挂在高入云端的山巅之上。
    bui大河文学网
      拔高,是每个人必需的选择。拄杖攀登,杖在此时此山已显得不再重要;双手拽拉,已是通往山顶的必备工具。前头不时出现“堵车”现象,后随的人们悄无声息地趁机喘息换气,补充水分,以便待会儿把水变成汗滴。
    bui大河文学网
      路不是在人的头顶,便是在人的脚下。头脚相连,衣色相杂,组成一道彩色的链条,移动在崇山峻岭之上,给翠峦百重的山峰平添一抹色彩。
    bui大河文学网
      拔高,脚奋力地蹬。攀登,手用力拽拉。爬山,四肢发挥所长。冲顶,大家相互关爱。
    bui大河文学网
      呼——呼——
    bui大河文学网
      嘘——嘘——
    bui大河文学网
      咝——咝——
    bui大河文学网
      哧——哧——
    bui大河文学网
      拔,再拔,再再拔……
    bui大河文学网
      呼——
    bui大河文学网
      呼呼——
    bui大河文学网
      呼呼呼——
    bui大河文学网
      ……
    bui大河文学网
      尽管大家气喘如牛,大汗淋漓,但山韭菜的香味激发大家拔取的兴趣,爬山的途中,“堵车”的当儿,只要发现山韭菜,不管它长在险壁,还是生在崖下,总要想办法把它采入囊中。
    bui大河文学网
      越往上越感到马脊岭名字来历的准确。脊者:窄也,整个山岭宽不过三到五米;马脊者:长也。若叫牛脊、羊脊,似乎都不准确,因为牛脊较宽,羊脊较短,只有叫马脊,既表现了它的窄,又体现了它的长。
    bui大河文学网
      岭左侧下有一山凹,形似瓮,瓮上有一峡谷,一瀑飞流而下,直冲瓮底;瓮底有潭,形如三角。初不知其名,听一驴友说叫一斗水,我觉得此名既雅致又别意,故认定了它。后又听东滩村一摘山葡萄的村妇说,峡谷叫看地头,故此水便叫看地头河了。
    bui大河文学网
      绝壁之上有一石龛,高约百米,宽约数丈,我们在此略作休整,便再向上爬去。过一线天,便是一小平地,大家一屁股坐在地上,各种喘息声不绝于耳,起伏的胸脯,一高一低,喘息不停。
    bui大河文学网
      我坐在石头上把头低下,任汗水恣意流淌。汗水先是从额头滴下,一滴滴砸在尖尖的草叶上,草叶如弹簧般落下弹起,弹起落下;接着两腮汗水沁出,一前一后和额头的汗水成三角形交替滴下。待气息稍平,我掏出水杯,发现一杯水已经完全变成汗水洒落在马脊岭上了。
    bui大河文学网
      这时逍遥鱼也从一线天爬了上来,我对他一连说出三个词,过瘾!得劲!爽快!因为又有一段时间没有爬山了,再次享受到了爬山的快乐,我不由地发出感叹。逍遥鱼见我说这三个词,顾不上气喘吁吁,憋得满面通红地回答我,过瘾吧,哈哈哈……我知道他为自己带我来爬马脊岭而得意呢。
    bui大河文学网
      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句话对爬山来真是太恰当不过了。待气息平定,抬脚又向山顶方向爬去了。岭依然得窄,坡依然得陡,路依然得崎,目标依然张贴在每个人的心头。大家重复着吁吁,呼呼,哧哧,咝咝……重复着脚蹬,手拉,杖支,互助……不知不觉来到了刀刃般的层层梯田。
    bui大河文学网
      娘咦!我不由惊叫一声,在这接近山巅的浅凹里,怎么会有层层梯田?有田说明就有人居住,谁来居住于此,难道想当神仙吗?回望身下,淡淡的烟岚弥漫于沁河湾,飘乎于山峦间,沁河如一条窄窄的玉带穿行在层峦叠嶂的古道上,通往渠首的公路宛似一条丝线,车如虫,人如蚁,我犹如身在天上俯视身下的美景。
    bui大河文学网
      梯田如刃,层叠在陡峭的山凹里,田里灌木茂密,蒿草遍地,久无人侍弄,早已变成荒地。山凹右侧有一石洞,约一人高,呈三角形,深约米余,洞外千仞绝壁,相传为捕逮山猪的地方。
    bui大河文学网
      爬上层层梯田,转上一道山梁,对面山坡上一座倒塌的石屋突兀地进入大家的眼球。啊——!我心里突然明白,山民原居住于此,身下的梯田也不足为奇了。
    bui大河文学网
      绕过一道山洼,来到石屋上的山梁上,一个巨大的山洼扑入视野。洼底两座民房矗立在陡峭的山坡上,这便是山猫说的坑头村了。
    bui大河文学网
      “白云深处有人家”,在这猿猴愁攀,鸟翅难飞的绝壁之上,竟然有人居住于此,我颇感迷惑不解。他们为何选择于此?难道这里土地肥沃?难道这里土地宽敞?难道这里生活方便?难道这里……?一切都是非也。那他们为啥要选择居住于此呢?唯一的答案是,他们为躲避战乱,让土匪们找不到他们,日本兵找不到他们,他们为保全性命,宁愿一切都不方便,还要选居于此,他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bui大河文学网
      天寒红叶稀,山高秋来早。行走在山巅上,寒气袭身,倍感凉爽。黄栌是第一个报秋者,鲜红的叶片一簇簇闪现在碧绿的山坡上,给单一的绿又添一片诗意。
    bui大河文学网
      村头,一泉深藏在土坎下的草丛中,俯视泉水,清冷的水面上,几只虾儿在游荡。我奇怪的是,虾儿怎么会来此?但鲜活的虾儿告诉我它确实存在于此。
    bui大河文学网
      别过坑头村向上走去。在接近山顶的地方,带队的山猫迷路了,无奈大家只好返回坑头村。
    bui大河文学网
      刚才只是远望村里的两户人家,现在从这两家门前走过,才发现两户人家居住得如此艰难。清一色的石楼脊倒梁塌,家门前那道高高的石堰,垫起不宽的院落;其中一家的堰根临崖而起,站在院子边缘,稍不注意,掉下去便粉身碎骨。人去楼空,蒿草葳蕤,前行的驴友趟出一条草槽,大家顺槽前行,以免割脚绊腿。
    bui大河文学网
      翠山百重,山路千转。不知过了多少座山,转了多少条路,下午三时许,我们来到峡谷里的山溪旁。
    bui大河文学网
      顺谷而下,峡窄谷深。“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我们在峡缝中穿行,石径挂在石壁,飞溅的水花打湿路面,大家时而脚探,时而坐滑,时而杖点,时而手抓岩石,时而面壁而下,每迈一步,都倍感艰难。潮湿的河岸,滴翠的绿草,仿佛能拧出水来,步行其上,稍不注意,身体便会趔趄。沿途泉潭瀑时隐时现,哗哗声,淙淙声,卟卟声,咝咝声,咚咚声,如琴似鼓,如笛似笙,宛如天籁般的声音,给疲惫驴友更添一丝快乐。
    bui大河文学网
      走出峡谷,来到大洼处。前行的驴友们又迷路了。驻足疑虑之际,对岸绿堆中传来指路的声音,原来是一对村妇在采摘山葡萄。顺着村妇指点的山路向下走去,突然,一声“唉哟”之声传来,紧接着几声物体滚动的声音也传入耳膜。有人跌倒了,我马上作出这样的判断,上前几步,一驴友掩埋在身下茂密的荆棘丛中,俯身细瞅一会,才看见他的身影,只见他艰难地从山坡上爬起,幸好胳膊腿四肢没有受伤,两手在地上乱摸着,嘴里不停地说,我的眼镜在哪呢?我的眼镜在哪呢?
    bui大河文学网
      别过山溪,又不知翻了几座山,跨了几道沟,过上寺门、下寺门,一路下坡,来到早上登山时的马脊岭对面。这时,已近下午五时了。
    bui大河文学网
      作者简介:张义敏,济源市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
      微信公众号:daheliterature 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本文标题:马脊岭

      本文链接:http://www.dahewenxue.cn/meiwen/190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请注册成为大河文学网的作者,发表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