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回到京城时,有一次看到一个歌女脸上的酒涡很可爱,情不自禁赞赏了几句。朱熹为此特地做诗一首:“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真是小题大作。想到这,孝宗忍不住说了一句:“朱熹是不是还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王淮起身答道:“确实说过。不过他说是在驿站墙壁上看到的。据说是一个儒生写的。”孝宗忍不住提高了声调:“哪个儒生。姓甚名谁?也不搞清楚就说。再说这句话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那尧舜时候都是黑夜喽?”王淮只能点头唯唯。孝宗越说越气,指着王淮说:“爱卿年初举荐朱熹,说他‘学行笃实,拟除浙东提举,以倡郡国。’现在好了,扯出个风流案了。”停了一会,孝宗又说:“不过朱熹提的“社仓结保”之法还是可行的。”王淮低头想了一下,说:“启奏陛下,以微臣的拙见,唐仲友一案不如让岳霖来审,那岳大人一向与朱熹交好。若他审的话,朱夫子也就无话可说了。”孝宗挥挥手:“爱卿即去办理。”王淮这才躬身退了出去。
六
唐仲友在家中听说严蕊已被岳霖当庭脱籍释放,心里十分高兴。他反复吟着严蕊在堂上即兴作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孝淳熙九年九月,朝廷下令免去唐仲友的江西提刑职务,按提前退休论处,告“老”还乡。
朱熹也向朝廷递交了《辞免江西提刑奏状》,带着家眷回到武夷山隐居讲学。
转眼到了严寒砭骨的冬日。一场大雪正下得紧,通向黄岩附近山上的石阶悄寂无人,只远远听到山上尼姑庵院里,风吹动檐下铁马的清音。唐仲友穿着蓑衣,独自一人,一路踏着台阶,艰难地行进在风雪之中。他走进庵院时,看见严蕊正手持竹帚,在一棵梅树下,扫石上的积雪,筛好后放置在一个瓦罐中。两人在风雪中对视了半晌。严蕊把唐仲友让进了庵内。
庵内,煮茶的炉火正红。唐仲友手捧茶盏看着严蕊,半晌他说了一句:“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那是赵烨给严蕊的信。
第二年的春天,又是桃花盛开的时候,严蕊走出了尼庵,被赵烨用一乘小轿接下了山。